課程系統

     ● 課程架構

1. 班系規劃


  班系位於整個課程架構最頂端,主要是依照不同的收費方式區分,相同收費方式的不同班級,就會被歸在同一個班系底下。
  舉例來說,一間教育機構同時有依堂數收費的美語班,和按月收費的課輔班。因此,在系統就可以分設美語和課輔兩個收費班系,再依照不同課程或年級分成若干班級。
  每一個收費班系在開列帳單時,可以是獨立的帳單類型,各有不同的收費項目和繳費方式,將排課與帳單做連結。

帳單類型




班系規劃




Q
我可以新增一個才藝班的收費班系嗎?

A
可以!班系架構可自由增設或刪除,只要到班系規劃新增才藝班,設定為收費班系即可。
Q
以收費班系為課程架構,和標籤群組的架構設定,有什麼樣的差別?

A
標籤是以分類為主,使用課程架構才能做排課管理和智慧開單。即以不同的收費方式讓系統自動與課表聯結,產生對應的課程區間和金額,適用於排課和收費較複雜的機構。

2. 排課管理>TOP


  通常一個教育機構會需要做排課管理,不外乎是為了幾個目的:產生班級課表、計算帳單堂數、教師代課、學生點名請假或課堂成績登錄計算。
  在設定完收費班系和班級資訊之後,以班級為單位,去安排一個時間區間內,每周上課的時段、科目和教師。排完課的班級課表就會自動與帳單、學務和人事薪資系統連結,並產生點名表。


 點此下載點名表樣式

班級排課總覽



班級課表



Q
如果臨時宣布放颱風假,要停課或順延一天,我需要重新排課嗎?

A
不需要,只要到課表查詢颱風當天有上課的班級,整批刪除當天的排課,系統會自動順延。若有要補課,也可用排課管理加入排課。
Q
排課區間遇到國定假日,是否需我排完課再手動刪除?

A
在排課之前,先在假日設定處設定假日,排課時系統就會自動判定跳過。

3. 班級名單>TOP


  做好一個班級的設定和排課之後,就必須建立班級名單並進行後續的管理。
  通常一開始的入班學生名單,我們可從系統的學生資料整批抓取。在課程期間,就讀學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離班,也可能會有新生轉入,可由入離班日期和原因登記來控管,並和開列帳單日期做連結。此外,不管是入班還是離班,系統都會自動統計人數和原因,可做為日後課程規劃的參考之一。

班級名單↔入班資訊↔自訂入/離班原因↔離班登記



入班統計



離班統計



Q
學生離班之後,我還能看到他的基本資料和就學紀錄嗎?

A
離班學生會顯示在名單中的離班區塊,和在班學生分開,其基本資料和就學紀錄都會留存。
Q
假設學生在月中離班,下個月系統還會開出他的帳單嗎?

A
原則上是會的,需要在離班的介面設定帳單結束月份,去控制學生帳單要開到哪個月份,會比較彈性。

4. 系列與級數>TOP


  課程系列的設計,是專門為語言機構發開的,並搭配特殊的升級制度與帳單教材連結,以達到班級進度和升級教材控管的目的。
  舉例來說,一間語言機構可能有專門給中小學生上的R系列課程,和專門給幼稚園年齡層上的Y系列課程,兩個系列雖然都是分1到10級,但因年齡不同,程度和學習能力也有差別,因此Y系列上滿24堂課才能往上升級,R系列只需12堂課。
  系統設定後,可自行計算升級堂數列於課表上,也能因應班級特殊狀況,自行調整升級堂數。此外,還能在開列帳單時,自動開出開系列對應級數應有的收費教材。

課程系列與級數設定



級數系列課表



Q
若有一個班級跟不上進度,需要再多上幾堂課才升級,我該如何處理?

A
如果不要使用預設的系列級數,則可根據班級進度,在班級設定的地方填入自訂級數,即可減少或增升級堂數。
Q
若我已經知道某位新生的程度,要如何找到符合級數的班級排入?

A
可到課表查詢處,以級別的條件下拉查詢,就會列出正在進行該級數課程的所有班級。 >TOP